春季到来,慢阻肺患者应该如何自我管理?
慢阻肺是很常见却受严重忽视的疾病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慢阻肺是“世界四大慢病”之一,同时也是“人类四大致死病因”之一。可慢阻肺并没有像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一样得到广泛的重视,这让慢阻肺成为了一个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而目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对于容易感染的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尤其是慢阻肺患者来说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是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慢阻肺这个病?
慢阻肺多于中年以后发病,因此很多人觉得慢阻肺只是老年病,其实不然,年轻人患病的也不少,只是没有及时发现。慢阻肺就像一把藏在身体里的“慢刀子”,具有高致病、高致残、高致死等特点,但很多慢阻肺患者早期并无任何明显症状,或者咳、痰、喘症状也易被患者忽视,从而导致八成以上的慢阻肺病人到医院就诊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。
哪些人是肺功能检查的重点人群?
专家表示,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,尤其是以下三类人群:
1.高危人群:
(1)平均每年抽烟大于10包的长期吸烟者
(2)长期接触有害气体(如生物燃料、工矿粉尘、有毒气体、空气污染等)
(3)自幼有反复呼吸道症状或呼吸道感染
2.有慢性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喘息、呼吸困难等。
3.既往曾行肺功能检查显示有异常。
如何预防慢阻肺?

2.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
3. 减少呼吸道感染
4. 避免感冒
5. 提高抵抗力
6. 避免营养不良
7. 避免过度劳累
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,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。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,且症状容易反复发生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积极、科学、规律地治疗,可以实现有效延缓慢阻肺的进展。其中,坚持长期用药,是治疗慢阻肺的关键。
慢阻肺治疗
1、药物治疗
慢阻肺稳定期的药物维持治疗,有助于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和住院。病情稳定的慢阻肺患者在疫情期间一定要维持原有药物治疗,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,不得擅自减量或停药,不建议通过不正规途径购药,尤其是一些私人偏方。
2、非药物治疗
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、远离环境污染、疫苗接种、家庭氧疗、营养支持和肺康复锻炼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(呼吸机)。平时注意观察自己症状:包括体温、咳嗽、痰液状况(痰量、颜色、粘稠度),呼吸困难、疲乏、活动受限、睡眠障碍等。学会评估自己的病情,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。

在安静状态下无明显低氧血症(血氧饱和度>90%)的慢阻肺患者,可采取短时间氧疗或必要时氧疗,即在活动后、饭后、夜间睡眠时适当给予氧疗。而对于存在慢性低氧血症(血氧饱和度<90%)的则需长期氧疗,具体情况需遵从医嘱。





2、勤洗手: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用干净的毛巾擦手;
3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。
4、出门戴口罩,保持室内通风,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到呼吸道感染患者。
当然除了尽早发现、科学治疗外,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尤为重要。远离烟和二手烟、尽量减少雾霾等空气污染对自身的损害;规律作息、劳逸结合,保持良好心情;注重饮食调理和锻炼,增强体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值得每个人遵行和倡导。
- 上一篇:预防慢阻肺复发~避开4大风险
- 下一篇:慢阻肺,你了解多少?